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内蒙古牛羊产业与餐饮业竞演“空中接龙”

进入暑期,国内牛羊肉销售渠道端和生产加工端的商家纷纷来到内,掀起连接养殖、屠宰、加工、储运、销售、餐饮诸环节的“接龙大战”。包头的国际牛羊肉产业大会、赤峰的国际牛羊肉产业大会、锡林郭勒盟的“羊博会”……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徜徉会场,上百个摊位万人攒动,在现场品尝环节,煎炒烹炸的牛羊肉香味弥漫。仅包头一家的牛羊肉大会,现场成交额就达20亿元以上。

牛羊肉市场缘何如此火爆?《经济日报》记者在展会现场进行调查并了解到,随着大众化餐饮的快速增长,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越来越高,牛羊肉的需求连年不断增加。在江大庄园集团副总经理孙博看来,羊肉消费已由少数民族地区普及到全国各地,由季节性消费扩大到全年消费。其中,单从消费量看,牛肉以每年2.8%、羊肉以每年2.3%的速度在增长。从2000年至2013年,羊肉的平均价格也从每公斤12元涨到每公斤66元。业内人士分析,从“小肥羊”到“小尾羊”,包头火锅业遍布全国连锁开店打出的餐饮“领头羊”,极大地带动了国内牛羊肉消费。

但记者也了解到,经过10多年量价双增之后,牛羊肉行业不仅价格回落,还面临发展瓶颈。一是食品安全问题等时有发生。比如,做牛肉干使用非乳肉兼用的退役奶牛;比如即使在羊肉产量居全国之首的内蒙古,也曾出现过“挂羊头卖鸭肉”事件等。

二是可追溯体系建设滞后,不能保证优质优价。锡林郭勒盟的乌珠穆沁羊、苏尼特羊等地理标志产品,质量上乘,却常被仿冒。周边地区把羊群赶到锡林郭勒盟境内,养上十天半月就屠宰,也堂而皇之标注“锡林郭勒羊肉”,鱼目混珠。

消费者权益被损害的问题不一而足,核心问题还是生产端和消费端信息不对称、衔接不紧密,也就是牛羊的养殖、屠宰、加工、储运、销售、餐饮诸环节“接龙”松散。即使在传统的“公司+农户”接龙方式上,也显现出利益联结的弊端,养殖户不能更多地分享产业链上的利润。比如,有的龙头企业打出有机羊肉品牌,在上海一度卖出每斤480元的高价。养殖户从经营普通食品、无公害食品到绿色食品再到有机食品,成本层层递加,可在龙头企业那里每斤订单羊肉仅仅增加20元钱。

记者调查认为,从事牛羊肉餐饮销售的客商之所以云集内蒙古,除了这里牛羊肉生产得天独厚,更在于全区上下正在创新公司与农户的“接龙”方式,完善利益联结,确保产品品质。

拥有13亿亩草原的内蒙古无疑是全国最适合牛羊养殖的地方。为在建立和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方面走出一条新路子,自治区《建立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的意见》,通过股份合作型、订单合同型、价格保护型、服务协作型和流转聘用型等模式,较早探索牛羊肉产业的全产业链运作。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通过几年的努力,要打造5个全国知名羊肉品牌,建设5家大型肉羊生产联合体,培育5家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领军企业。”其中,小尾羊从做火锅开始,进而回溯源头,在包头、锡林郭勒盟建立肉羊养殖基地,引起业内重视,被誉为打通了牛羊业和餐饮业的“任督二脉”。

“国内具有一定实力的屠宰加工企业、繁育养殖企业、餐饮服务企业开展强强联合,建立合作互助、风险共担、利益共赢的紧密共同体,把产业链的上中下游紧密连接,是提高国内牛羊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河北康远食品公司董事长马海增认为,“全产业链运营是突破牛羊肉行业瓶颈的重要一环,但全产业链运营并非对所有企业都是普适的。到了‘互联网+’的风口,应鼓励牛羊肉屠宰加工龙头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与国内大的电商联合开展新型营销模式。”

消费端和生产端“空中接龙”正进入到细化方案阶段。“草原兴发”品牌创始人张振武认为,现在许多牛羊业龙头企业已经跨界介入餐饮业,餐饮业上溯进入牛羊业,但两者的融合依然不够。在互联网时代,牛羊业与餐饮业跨界融合的新模式新业态就是“餐联网”。在“牛倌”“羊倌”都持有智能手机的今天,通过餐联网实现餐饮店与农牧场、餐饮店与消费者、消费者与农牧场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推动餐饮业向智能化转型,依托餐联网,将云计算技术应用到牛羊业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品牌牛羊的基因谱系、地理位置、来自哪个牧户、哪家企业、哪道物流、哪批货架的全程可追溯才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