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内蒙古农业综合开发生态与生计兼顾

对此,内蒙古农业综合开发以保护和建设并重,采取以草场改良为主的草原生态恢复措施、划区轮牧为主的天然草原合理利用措施、饲草料种植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畜牧业生产条件改善措施、农牧业机具推广为主的推进畜牧业现代化措施,着力推进现代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兼顾了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农牧民生产致富。

本报讯 内蒙古农业综合开发草原项目实施中,注重解决生态保护和建设与农牧民生产致富的矛盾,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1992—2014年,草原项目累计投入资金24.88亿元,建设草场1962.23万亩,扩大优质牧草面积583.84万亩,控制沙化退化草场面积4691.77万亩,项目区农牧民收入增加10亿元。

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保护和建设以草原生态为重。解决好生态保护和建设与农牧民生产致富之间的矛盾是生态建设成败的关键。如果片面强调生态保护,就会限制农牧民发展生产和建设生态的积极性,使效果大打折扣;而如果片面强调农牧民生产和致富的需求,就会因生态资源的过度消耗而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空谈。

对此,内蒙古农业综合开发以保护和建设并重,采取以草场改良为主的草原生态恢复措施、划区轮牧为主的天然草原合理利用措施、饲草料种植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畜牧业生产条件改善措施、农牧业机具推广为主的推进畜牧业现代化措施,着力推进现代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兼顾了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农牧民生产致富。

内蒙古农业综合开发草原项目的实施以锡林郭勒盟和呼伦贝尔市较为典型。

锡林郭勒盟采取多种草场改良措施,对天然草地生态恢复发挥了较大作用。例如,锡林浩特市毛登牧场2000亩羊草草场实施切根改良后,植被高度增加了1.8倍,盖度增加15%,亩产干草达到146.7公斤,与对照组同等天然草场亩产40.2公斤相比增加2.7倍。

呼伦贝尔草原超过40%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且每年以2%的速度发展,草原沙化十分严重。截至2013年,呼伦贝尔市农业综合开发沙地治理项目累计投入资金8620多万元,治理面积达到25.14万亩。项目区植被盖度由不足15%提高到目前的40%以上,流沙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与此同时,在项目区实行全面禁牧,通过生态移民等方式把沙区牧户转移出来,集中安置,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促进了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该市还改良草地176.95万亩,项目区植被盖度由过去的30%—50%提高到50%—80%,不断控制草原退化沙化势头,提高了草地生产力,改善了牧草品质,增加了土壤肥力。

“草场有界,放牧无界”是过去草原牧区的普遍观念,过度放牧使生态脆弱的草原雪上加霜。1998年,划区轮牧作为草原建设项目的重点内容列入锡林郭勒盟农业综合开发的建设范围,逐步形成了各具地区特色的轮牧模式,即成本高但示范性较强的管道输水饮畜、易于推广且成本低廉的运水饮畜,以及单户经营和联户经营模式。

“牲畜养的胖了,草绿了,我们挣钱了。”西乌珠穆沁旗牧民尼玛享受着划区轮牧带来的好处。他在2008年成为农业综合开发划区轮牧项目户,将6000亩草场划分为4个功能区:暖季轮牧区、冷季放牧区、打草场和休牧草场,配套风力提水机、水泵、输水管道、储水罐等设备,达到牲畜增膘、草场增产的预期目标。

从1992年开始,农业综合开发将规模化的人工种草引入锡林郭勒盟草原畜牧业,解决了其南部草畜矛盾尖锐地区发展畜牧业的根本问题。坚持适地适草,各旗县市在不断实践中找到了当地的当家品种和成熟的种植技术,进行大力推广。

锡林郭勒盟农业综合开发持续实施了高标准的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机械设备推广,对项目区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至关重要。多年的基层调查显示,标准化棚圈、储草棚、青贮窖等畜牧业基础设施,拖拉机、打草机、捆草机、饲草料加工机械等机具设备,是项目区广大牧民最为欢迎的项目,在减灾增收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几年,呼伦贝尔市畜牧业自然灾害不断,但牲畜头数稳定增长,农业综合开发功不可没。据该市有关部门统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内无棚圈的牧户牲畜死亡率达30%—50%,而有棚圈户几乎未受损失。同时,通过标准化牛舍建设,舍饲圈养的奶牛产量比散放奶牛产量提高20%—30%。

20多年来,农业综合开发草原建设项目的实施,使项目区的农牧民群众转变了避风雪而牧、逐水草而居的传统观念。项目户基本达到草场围栏、划区轮牧、饲草料稳定供给、暖棚配套齐全、品种有效改良、部分生产环节机械化作业的水平,生产方式发生了转变,项目区农牧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显著。

网罗天下